從第一波主打「等待是愛情的意種方式」就聽的出來no name不再是以前的no name,對於這種改變其實我還滿感慨的,那種感慨就像我最近聽到,莫文蔚的『如果沒有你』同樣的感覺,明明可以唱出好歌的,可是這張作爛了,畢竟,no name的第二張專輯,我首聽的感覺是失望大於喜愛,也許是在等待之後的反差吧。
 
  我最失望的是,在國語歌壇上那難得一見,no name真摯純淨的質感,溫暖和煦的音色,在『慢.慢愛』裡面,快消失的差不多。

  no name的個人特質就是在於他的音色,帶著溫暖真實而真摯的音色,而第一張專輯『同名專輯』則是適當的以剛好的編曲,充分的襯托及顯現了no name和其他歌手的差別,幾近完美的讓no name的聲線演譯,而選曲跟編排的部分則是能夠依著no name的音色,恰好的呈現一張讓人初聽就驚豔又不濫情的純愛情歌。
 
  然而,『慢.慢愛』這張,老實說,我可真被那些轟轟烈烈激動熱鬧的編曲給嚇了一跳,就我這種喜愛no name第一張專輯所呈現的音色的歌迷,這種新嘗試的編曲可說是反其道而行,初聽到的那時,耳朵的直覺可是一整個慘到不行,背景跟合聲把no name的音色給吃掉了,能聽到耳裡的可能只有一半多而已,而那種氣勢高亢的曲目,只把no name音色上的缺點給暴露出來,高音的音域聽起來音色不亮,所以在那烈烈洋洋的編曲中根本就是被背景夾擊,甚至還會有音量快要不夠的錯覺,連氣勢都被背景給壓下去了。
 
  而選曲的部分,『同名專輯』有線可循,『慢.慢愛』這張我卻抓不到所謂的主題,若說是平衡式的專輯,卻又不是那麼一回事,若說宣傳中提及的調整步伐重新思考生活起點,"生活慢愛"的主題,我個人覺得也許第一張還比較具有這種效果,雖說新的歌路開啟了不少,但在編曲的重創之下,反效果好像還比正面效果還多那麼一點。 
 
  對no name
來說,並不是給人整個唱的很用力效果就是好歌聲,只要簡單大方的小洋裝就可以襯托的美麗,並不是以名牌華麗的晚宴禮服陪襯,美麗就會隨著治裝費成等比例的上升。
 
  整體而言,若說第一張『同名專輯』是就著僅此一張所呈現的傾力之作,最新的『慢.慢愛』總會讓人有著以商業化導向而製作出的感覺。
 
  雖然,砍掉幾首歌再調動一下撥放順序,從前好聽的no name還是會回來,但明明可以唱出一張滿滿的好歌曲,而現在在手上的是這樣的專輯,總會讓人有點小擔心感慨。
 
 
 
個人推薦曲目:『同名專輯』,曲目二,「越來越愛」。
       『慢.慢愛』,曲目八,「就算」。 
 
私人延伸閱讀:『簡單樂評』
no name/同名專輯
 
相關網站:

http://www.ursa-major.org/um_media.asp
http://www.ursa-major.org/um_artist_noname.asp
  
 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星空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