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準備要睡了,鋼琴聲的CD轉著,伴著電風扇微微的吹著,我坐在床沿楞愣的盯著地板,瓷磚跟瓷磚中間的細縫,因為,眼睛就要闔上了

 

弟弟敲了門,在燈還亮的時候鑽了進來,不請自來的抓起我的毯子,像是小時後我們兩個同住一間房般的打打鬧鬧,其實他玩到最後,只是要我去幫忙吃多出來的份宵夜

 

這樣也好

 

不管那份不大不小的pizza,生理代謝消化之後,還會囤積多少熱量,而且,讓我還要再刷一次牙

 

起碼,不再讓我有,“我是多餘的”,的那種,我不想要一直想逃避的感覺

 

很多時候,會覺得,自己在這個家裡,事實上,只是個,外人

 

每個週末,從基隆回到台北,待個兩晚,又走,或長或短,短的時候比較多,似乎,台北的家對我而言,只是個免錢的落腳處,地位,只比旅館再高一點,比所謂的寄宿家庭再低一點,而我的爸媽,只是個沒有額度沒有利息不用還款的提款機,寥寥可數的實際功能

 

相處的時間短,的可憐

 

每個週末,我一打開家門,總會有人事已非的感覺,雖然說,家具什麼的大擺設都沒有變,但一些小地方,像是冰箱一打開看到的食物,架子上晾著的個人專用的馬克杯,隨意散置在桌上的報紙,跟我上次看到的時候,通通不一樣了

 

有股陌生的味道

 

再再顯示,我沒有在這裡生活的事實,然後,透露出,一種,隔閡

 

對我而言,這些陌生的小地方,就像是,宣告我是個局外人的鐵証

 

家人之間互動的雞毛蒜皮小事,爸爸最近的工作狀況,如何,媽媽上的拼布課最近是教了什麼小技巧,弟弟最近再加上補習之後的作息調整,四個人坐上桌,我除了吃飯動嘴,這些話題我通通接不上開不了口,甚至還不知道有這麼回事

 

一般人,平凡的生活,家人之間,有的不就是那些,幾近於碎碎唸的,瑣碎零頭而已

 

像是,我只是個,有鎖匙的陌生人

 

對你而言,構成家人的條件有哪些,不過,對我而言,如果沒有辦法分享共度生活之間的瑣碎,那是有一點悲哀

 

有時聽到,「啊,菜不要買這麼多,不然三個人會吃不完」,有時候話講講,會突然冒出來一句,「你們基隆...」

 

他們已經習慣我不在家的生活,而我回到台北之後,卻脫節的接不上他們生活的進度,等我勉強接軌,我又要回學校上課了,在台北,他們像是個運轉良好的圓,輕鬆的轉過,負載我突然出現的日子

 

然後,我就在陌生,跟勉強微微熟悉之間,擺盪,一周一周,匆匆來去,重複著循環,而且,永無止境,除了同住一個屋簷下,越來越沒有被稱作家人的理由了

 

 “三個人”、“你們”......

 

好像,我已經,不屬於,“我們”了

 

where I belong?哪裡?

 

 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星空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